注册

信息

登录
加强职业教育,促地方经济发展
发布于2021-10-27 10:04:33 10119人已阅读

近年来国内职业教育快速发展,与经济进步是有一定关系的,并且职业教育的各类学科逐渐完善,对诸多领域实现了覆 盖,为社会不断输出各种专业技能型人才,为经济提供人力方面的支持,但需要看到的是,职业教育也开始面临诸多发展瓶颈, 在人才培养以及专业设置等方面并未迎合地方经济的客观需求,导致教育和经济出现相互脱节的现象,职业教育的现实意义 并未体现出来,甚至给学生的就业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。

一、当前职业教育发展存在的问题

(一)院校的办学理念不科学

现阶段很多职业院校自身办学理念表现出一定的偏差。职业院校是不同于普通高校的,人才培养的优势不同,职业院校擅长的是技能型人才的培育,高校注重的是具备完整理论结构的 人才。但其实很多职业院校并未发挥出自身的优势。也没有从地方经济的客观需求考虑,专业的设置注重规模化以及大型化,已经无法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实际特点,也没有为地方经济提供足够的助力。

在校企合作层面,院校应该发挥出自身的人才以及专业优势,与企业之间进行深度合作,帮助企业解决生产技术方面的难题,培养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,让院校和企业实现相互渗透,为地方经济不断注入新的活力。但实际的情况是,真正能达到这一目标的院校并不多,毕业生出现结构性失业的情况,无法满足企业的需求。出现这样的问题,是因为职业院校本身对自身的定位不准确,忽视了自身的优势以及特点,在很多的课程设置中,与本科院校并没有什么差别,但是社会对职业院校的要求是注重技能型人才的培育。这与当下经济转型是有关系的。很多职业院校开始面临经济迅速发展的态势,纷纷尝试进行改革,设置新的专业和课程,但一些改革措施是盲目的,并未从自身的需求出发,给职业院校的实际发展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。

(二)人才培养目标不清晰

多数院校制订的培养目标,忽视了地方经济的实际需求。很多支柱产业,比如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通讯,这些对高技能人才是有着广泛需求的,但是院校并未发挥出自身的特长,与企业进 行充分对接,在实际发展中,行业的人才供应严重不足。也就是有需求的企业没人去,有人去的企业没需求。近年来经济的转型迅速推进,在地方的人才优势以及地区优势影响下,产业结构不断进行调整,很多产业不断扩大规模,第三产业开始在地方经 济中提升比重,院校本该充分利用这一发展趋势,在专业设置上做针对性调整,然而多数院校并没有表现出足够的适应能力。职业院校在实际发展中表现出盲目性的特点,在人才培养方面与社会的实际需求脱节,并未对行业和企业的人才需求展开充分分析,导致职业院校在实际发展中,人才培养目标模糊,虽然招生的规模扩大,每年毕业生的数量也有所增加,但很多毕业生并未满足企业的客观需求,导致失业情况不断发生,让职业院校的发展受到一定的影响。

(三)专业和课程的设置缺乏特色

院校毕业生多数投身于中小企业,但是中小企业本身在人 力资源方面需要的是综合能力极强的多面手。提升人员的工作能力,并不局限在一个专业内。比如要求会计人员掌握会计操作,还要能操纵信息系统。多数院校设置的课程和专业是雷同的,并未体现出自己的优势,导致很多毕业生在就业中陷入到一定的困境中,并未展现出自身的竞争力。另外,随着近年来经济转型的不断推进,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是在随之改变,但是院校的课程并未进行适当的调整。在现代经济中,企业是教育的服务对象,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,就是院校的发展点。多数院校设置课程并未对企业的需求信息进行收集,也没有听取企业的意见,而是采用三到五年进行一次调整的方式,培养出的学生并不是市场客观需要的,因此,就业难依旧客观存在。

(四)科研力量比较薄弱

校办企业是进行科研的重要尝试,可以成为一些科研成果专业的重要平台,但是当下校办企业并未体现出准确的定义,很多学校将这些企业作为分流人员以及补充办学经费的途径,并 未在科技转化方面发挥出这些企业的重要作用。企业转化科技 成果的效率非常低,也缺少真正有效的管理机制。

当下的市场竞争是十分激烈的,维持研发机构需要诸多的 人力和财力,对中小企业来说无法承担这种成本,这就展现出了院校的技术优势,因此校企合作,成为院校转化自身科技成果的一种途径,但是双方处于不同的领域内,并未建立成熟的合作模式,加上经济转型中很多企业并不愿意在技术上增加太多的投入,与院校合作的时候,不想在没有经济回报的情况下进行投 资,限制了院校科技成果的顺利转化。

二、加强职业教育促地方经济发展的对策

(一)结合地方经济特色,办特色职业院校

职业教育有自己的鲜明特点,因此在实际的发展中要发挥自身的优势,为各领域输出技能型人才,让区域人才实现有效积累。因此,职业教育需要体现自身的特色,与企业之间加强对接, 在院校和企业之间建立人才培养渠道,利用自身在技术以及人才方面的资源,帮助企业解决一些生产经营方面的问题,并让双方成为人才以及技术的互动机制,让院校可以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撑。另外,院校和企业之间要加深合作,让院校拥有双师型的师资队伍。企业作为人才的最终受益者,尤其是对传统专业人才有着极大需求的企业,要承担自身的责任,为院校提供设备以及人力等方面的帮助。比如一些教师没有实践经验,企业可以为教师提供挂职锻炼的机会,让教师可以具备足够实践经验。校企合作是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要途径,职业院校要注重与企业的深度合作,双方发挥出各自的优势,实现共同的提升和发展。

(二)拓展专业,提升人才培养的针对性

职业教育的实际发展需要一定的经济环境,为了让院校可以实现持续性发展,要契合地方经济结构,在经济结构中对自身的专业进行有效拓展,提升人才的专业性。当下的经济结构正在不断转型,产业在转移和重新分工,院校要把握经济形势,通过前瞻性的手段进行应对,一个高附加值的产业往往处于前期开发以及售后两端,因此院校要结合当下的产业特点,进行专业方面的拓展。新兴专业需要在充分进行调研的情况下,才能确定设置,与产业的结构需要匹配。同时,专业设置要注重向第三产业有效延伸,各学科可以进行跨界组合。新专业要与特色专业相联系,从而实现多专业的同步发展。

(三)强化专业和课程设置的特色性

经济发展会对人才形成非常强烈的需求,尤其是技能型人才,是当今社会非常需要的。院校若是可以抢先转变自身的观念,就有希望在市场上占据更多的主动权。院校需要理顺行业管 理的实际情况,并建立特色化的专业以及课程,提升院校的实际发展水平。院校的教育内容、课程专业以及教材等,需要与生产实践活动匹配,以企业的客观需求作为导向,而不是以院校的需求为核心。院校培养的毕业生可以为企业解决实际的问题,在新专业的设立以及课程设置方面,需要企业、行业协会以及专业技术部门提供相关的建议,为院校的专业以及课程设置提供参考。

(四)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

一方面院校需要注重现代化的建设,对地方教育资源展开利用,以企业为主体,借助政府的调控以及市场导向对人才展开超前培养,并主动参与到地方经济的转型中,为地方经济提供良好的发展活力,并让职业教育成为地方高级技能人才的摇篮,为地方科技的推广以及辐射提供支持。另外,要实现对城乡的统筹,联动产业实现结构升级,并让产业模式不断创新。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强化校企合作,让院校的教师走出校门,进入企业,改变教师的思想,主动找到企业需求合作,并从市场以及企业中寻找科技开发项目,对教师科研评价的机制和方式 进行转变,鼓励科技人才之间的合作。借助校企合作,院校的科技可以实现快速转化,为地方经济提供发展动力,这样才能让院校有效解决当下的问题,并避免专业和课程同质化的问题。另外,院校可以在满足企业客观需求的情况下,建立自身的教育品牌,在地方经济中提升影响力。总之,职业教育是当下国内教育中非常重要的部分,本就肩负着为地方经济服务的重要职责,为了促进地方经济的长远发展,院校需要反思自身办学和管理方面的问题,发挥自身的优势,结合地方经济的客观需求,在人才培养、教育培训以及科研转化方面发挥出自身价值。


服务热线

18061671306

微信客服

微信客服: